
2025-11-11 02:14:40
過冷度原因:1)、凝結器構造缺陷,如冷卻水管束排列不當,會使凝結水在冷卻水管外形成水膜。當水膜增厚下垂成水滴時,其內外層平均溫度低于外表面的飽和溫度,導致過冷卻。2)、凝結器漏入過多空氣或抽氣器工作異常,使得空氣不能及時抽出,空氣分壓力上升,進而增加過冷度。3)、熱水井水位高于正常水平,部分銅管被淹沒,導致被淹沒銅管中的循環水帶走部分凝結水熱量,引發過冷卻。4)、循環水溫度過低或循環水量過大,會過度冷卻凝結水,從而增加過冷度。5)、凝結器銅管破裂,循環水漏入凝結水中,降低凝結水溫度,進而增加過冷度。冷卻介質溫度過高會導致蒸氣無法有效冷卻,從而影響發電效率。換熱器凝汽器廠家精選

凝汽器過冷度的產生,源于多種因素:(1)冷卻水管外表面蒸汽分壓力低于管束間蒸汽平均分壓力,導致蒸汽凝結溫度低于管束間混合汽流溫度,從而產生過冷。(2)凝結器內存在汽阻,使蒸汽在從排汽口向下部流動時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壓力低于上部,進而導致下部凝結水溫度低于上部,產生過冷。(3)蒸汽在凝結器冷卻水管間流動時,受管內循環水冷卻,由于液滴溫度高于冷卻水管管壁溫度,凝結水降溫至低于其飽和溫度,產生過冷。(4)循環水溫度過低或循環水量過大,使得凝結水過度冷卻,增加過冷度。(5)凝結器銅管破裂,循環水漏入凝結水中,降低凝結水溫度,從而增加過冷度。換熱器凝汽器廠家精選多種新型冷卻介質正在研發中,希望能夠替代傳統水源以減少環境影響。
凝汽器運行狀況的三個關鍵指標:(1)是否能夠達到設計真空狀態。(2)是否能夠確保凝結水的品質符合標準。(3)凝結水的過冷度是否能夠維持穩定。凝汽器循環水出水壓力變化的可能因素:(1)循環水量發生變化或出現中斷。(2)出水管漏入空氣。(3)虹吸井水位發生變動。(4)循環水進出水門開度發生變化。(5)循環水出水管空氣門誤開。(6)循環水管內空氣大量涌入凝汽器,導致虹吸破壞。(7)熱負荷大,出水溫度過高,進而降低虹吸作用。(8)凝汽器銅管嚴重堵塞。
真空緩慢下降的處理:1)由于真空系統龐大且影響因素眾多,真空緩慢下降時尋找原因較為困難。但可以重點檢查以下各項以進行處理:包括循環水泵的工作狀態、凝汽器的水位和銅管狀況、射水抽氣器的運行情況以及軸封供汽的壓力和穩定性等。凝汽器水位上升:這可能是由于凝結水泵入口處汽化或凝汽器銅管破裂導致循環水漏入。凝結水泵入口汽化可以通過觀察電流減小來判斷,若確認為此原因,需檢查水泵入口側蘭盤根是否嚴密。而凝汽器銅管破裂則可以通過檢驗凝結水硬度來發現。2)射水抽氣器工作水溫上升:會導致抽氣室壓力上升,進而降低抽氣器的效率。冷卻水源的選擇對凝汽器的性能至關重要,應盡量選擇水質良好的來源。
真空度急劇下降的應對措施:凝汽器滿水:凝汽器在短時間內滿水,通常是由于凝汽器銅管嚴重泄漏,導致大量循環水進入汽側,或是凝結水泵發生故障所引起。應對措施包括立即開大水位調節閥并啟動備用凝結水泵,必要時可將凝結水排入地溝,直至水位恢復正常。同時,要注意銅管泄漏可能表現為凝結水硬度增加,此時應停運泄漏的凝汽器,嚴重時需停機處理。若凝結水泵出現故障,則可通過觀察出口壓力和電流變化來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軸封供汽中斷:一旦發現軸封供汽壓力降為零或出現微負壓狀態,即意味著軸封供汽已中斷。這可能是由于軸封壓力調整器失靈、調節閥閥芯脫落或汽封系統進水等原因所致。此時,應迅速開啟軸封調節器的旁路閥門進行檢查,同時確認除氧器是否滿水(當軸封供汽來自除氧器時)。若滿水,則需迅速降低其水位并切換軸封的備用汽源以確保系統穩定。凝氣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之間密切合作,共同推進創新進程。換熱器凝汽器廠家精選
凝汽器的噪音控制措施包括隔音罩和減振裝置。換熱器凝汽器廠家精選
空氣抽出設備故障:如真空泵故障、泵入口空氣逆止門閥芯脫落或閥門故障等,都會影響真空度的維持。真空下降的危害:排汽壓力升高,導致可用焓降減小,經濟性下降,同時機組出力也會有所降低。排汽溫度的上升可能使凝汽器銅管松弛,進而破壞其嚴密性。排汽溫度的升高還會導致排汽缸及軸承座受熱膨脹,可能引起機組中心變化,產生不必要的振動。汽輪機軸向位移的增加會使得推力軸承過載,進而造成磨損。真空下降會使得排汽的容積流量減小,對末級葉片的某些部位產生較大的激振力,有可能造成葉片的損壞,甚至引發事故。換熱器凝汽器廠家精選